两会代表共话产业新风口——房地产下半场开局
03.28/2019
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”。2019全国两会期间,决策层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,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。
《英才》记者采访多位企业家代表和委员时,他们多次提及高质量发展,从金融到产业,从高科技产业到传统产业,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是企业家们关注的重点。
经过艰难的2018年,2019年企业领袖们最关注哪些投资机遇?2019年又应该防范哪些风险?《英才》杂志特别推出全国两会专题策划,聆听企业家们的2019经营策略。
谨慎为主
张力 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
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,这几年富力地产也将以谨慎为主。2019年,三、四线城市存量依然大,一、二线城市相对早的进入存量市场,因此发展空间相对有限。
富力地产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。毋庸置疑,如果有机会,富力地产会加大对大湾区的投资,加强在大湾区的项目布局。但是发展总是需要时间的,目前相关发展仍然处于规划阶段。
中国商业地产远未成熟
颜明 陕西立丰集团董事长
商业地产现在存在着两个问题,有些地方很多,比如北京的王府井(600859),上海的陆家嘴(600663)。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很匮乏,周边三公里甚至五公里,没有一个像样的销售场所。
商业分三大块,一是社区商业,解决日常消费痛点问题;第二是街区商业;第三是购物中心,在国外,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%通过购物中心实现,这是主要的销售场所。
马云一开始说电商要取代传统商业,肯定取代不了,当时我就反对。不是电商要取代传统商业,电商加速了传统商业的消亡,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。
现在是体验经济社会形态。人们对物质层面的商品关注度不高了,人们关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。
从2010年以来,实体消费经济呈现两位数的下滑,唯有一种经济和相关产业呈现两位数的上升,就是旅游和相关产业。
以购物为目的的商业生存难度越来越大,这是消费形态的转移,再加上原来的购物商城的配套设施不到位。现在凡是大型的购物中心,以体验经济为主的,餐饮、电影院、健身、子女教育,这都是以体验为主的,发展的非常好。
我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远远不够。不是说商业地产饱和,是局部地区饱和,很多地方是不够的。
纯粹做商业地产的,必须考虑四个因素,购物中心周边的人口密度,人均可支配收入,商业饱和度,周边有没有购物中心,道路交通是否通畅。
一个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,一年营业额不得低于20亿-25亿,否则就不会投资。不同城市的消费能力不同。拿西安来讲,一个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,不得低于每天4万人进入。
我们的商业地产发展还远未成熟,还有10-15年的时间。
警惕疯狂扩张
柯希平 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
去年以来,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金融和税费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,为民营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,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,也在逐步提升。
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,企业的杠杆率不应该过高。当前一些民企债台高筑,就是没有守住本分,好高骛远,追逐排名,还有一些企业疯狂扩张,盲目追求市值,最后将好好的企业搞垮了,做残了。
未来我们在产业投资上还会优化调整,未来恒兴集团的投资方向将围绕关系到提升老百姓(603883)幸福指数的相关产业,尤其是围绕着主业进行投资。
咨询转自搜狐焦点深圳资讯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史恩国际&慎恩设计立场